【生產管理】生產型企業落地ERP的難點,生產管理需向內求數據化發展|思博企業管理咨詢1501
發表時間:2017-11-16 11:00 ERP系統進入中國,不過十幾年的時間,但是名頭已經相當大了,即使只有幾十人規模的企業,老板也會念叨這“我們要不要上個ERP系統?”另一個現實是,企業經營者一旦上了ERP系統,會有一個幾乎完美的想象,ERP系統可以把企業現有的部門不協調、生產問題(交期不準、品質不良、效率低下...)、績效管理問題都解決,然而這時不可能的! 豐田生產方式的創始人——大野耐一先生有一句名言:“先別急著追求完美,在實踐中慢慢地積累和改善?!毕Mㄟ^ERP系統實現快速改變企業管理現狀,何嘗不是一種“戰略上的懶惰”呢? ERP系統是一個強有力只是眾多管理工具中的一種,然而它不能代替員工和管理者的日常工作,因此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基礎的部分——年度經營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和基礎數據的收集,系統無能為力。
生產型企業要真正發揮ERP系統的效力,前提是平衡產、銷、研、人、財、物6大模塊的杠桿——年度經營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建立起來。ERP系統實施的過程中,在數據平臺上,企業各個業務活動融為一體,信息共享,流程管控,人員調配能夠清晰可見。其中的難點在于,如果企業的流程制度不合理、崗位職責不清晰、目標劃分不具體、評價與激勵機制不到位,ERP系統就會淪為一件高價擺設。所以,ERP系統是需要的,它錦上添花。
ERP系統中有各種各樣的原始數據,倉庫數據、生產計劃、銷售數據等,數據要被合理地分析、運用、幫助經營,才能幫助企業持續改進管理經營。企業經營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數據庫房提供實時的庫存數據、供應部門及時匯報任務完成情況(提供采購在途數據)、設計部門維護完整正確的產品工藝數據、銷售部門及時輸入市場預測和客戶訂單、車間及時匯報任務完成情況(即提供在制數據),ERP系統能帶來數據,但帶不來企業的數據化管理、
實施ERP系統,如果基礎數據都出現錯誤,企業是完全不可能進行數據化管理,數據不全,也沒有辦法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起到反饋作用。生產型企業的產銷情況是一個動態過程,本月訂單多少?應收賬款多少?業績組成如何?對下個月的業務開展的預估如何?這些問題的答案都需要有準確的數據進行支持。ERP系統沒有自我修正的功能,所以企業若沒有做好基礎管理,系統也無法幫到你。
由于每個企業管理基礎不同,管理方法不同,ERP系統要與企業磨合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數據化經營管理思維的改變,若企業內部沒有一個良好的管理基礎,長期的系統調試和彎路會讓企業員工對系統失去信心。企業運用系統的目的是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和實現盈利,企業要實現既定的戰略目標,一方面細化、量化企業的戰略規劃,另一方面通過提高年度經營計劃與全面預算管理的效率,建立相應的績效管理制度,提升核心競爭力。
請查收以下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