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你的執行力,先從正確的目標管理開始682
發表時間:2018-12-12 15:17 無目標,不管理。目標管理不管對于個人還是企業都至關重要。本文將從個人、團隊、企業管理三個維度,談談目標管理的重要性與方法論。 對于目標管理,其實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它的意義何在?為什么我們要進行目標管理?目標管理它的定義是什么? 因為,如果我們不了解,所謂的目標是什么,那就談不上所謂的目標還要進行管理。 只有當我們知道了目標的重要性,在以后的個人工作、團隊管理、業績管理中才能循序前進。
高中的時候,我同桌的成績不是很好,他就一直想提升成績。他對自己說,一定要把成績給搞上去。對,就是想把成績搞上去。
第二個學期,他跑去問老師,為什么他的成績上不去,明明他已經很努力了。 老師就問他:你想提高成績,具體是想提高哪一科的成績?提高多少分?達到多少分?
于是,他自己回想了下,他急需提高的成績是英語,因為他的英語拖了他整體成績的后腿。 就這樣,他定了一個目標,就是在本學期期末英語考試要上100分。然后他就朝著這個分數,一直努力奮斗...... 結果一個月后的月考中,他的英語成績打了106分。 通過這例子,我們可以看出制定目標的重要性。如果在做一件事情時,不制定一個目標,那么我們的努力就沒有方向,就是白費的。 再以一個小店鋪為例: 前段時間,我接觸了一個店鋪的老板。她的店鋪剛開半年,一直想著拓客賺錢,隔幾天就想著搞個營銷活動,三天一小搞,五天一大搞,腦子就想著賺錢。但是這半年搞下來,卻什么錢也沒賺到。
結果,她說,她沒想過,她就想著搞活動,反正能賺多少就賺多少。然而現在她的店鋪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中了,每天都承擔著巨額的開支。 其實很簡單,目標管理,就是根據公司或者團隊的戰略規劃與目標,運用系統化的管理方式,把各項管理事務進行有主次、可控的和高效的管理,激勵員工的共同參與,或者激勵自己循序前進,以實現團隊和個人目標而努力工作的過程,就是指我們制定目標。 然后,通過科學的方法,將我們的要達到此目標的過程進行管理,進而實現這個目標。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目標管理。 一、目標管理在一個企業或者團隊的意義 1、借助目標說明公司或者團隊的期望及要求 比如說:企業制定了這一季度的業績目標——一百萬,這個業績目標,就是我們對團隊的一個期望和要求,期望團隊在這一個季度完成一百萬的業績,要求他們努力做到。 2、通過目標分解使各級人員負起責任 當說明了團隊的期望時,我們將對團隊進行分工。比如說:針對于這一季度我們一百萬的業績,我們銷售應該做什么?我們售后應該做什么? 通過這樣一個任務分解,我們團隊中的每一個成員就都清楚:“這一季度對我們的要求是什么?我們對此要承擔什么責任?” 那么他們的行動目標就會變得清晰,就不會感覺到迷茫。 3、目標及其標準為企業考核提供依據 這個怎么理解?就是說,如果我們這一季度定的一百萬的目標,通過任務分解下來,我們的A銷售應該完成30萬的業績,我們B銷售應該完成20萬業績。 那么一季度下來,A與B到底有沒有到達這個目標?如果沒達到,那么他的考核、他的績效、他的提成相應地就會減少。如果達到了或者超過了,那么他的績效與提成就會相應進行增加。 這些目標與相應的標準,就是我們進行員工考核的一個依據。 4、目標管理有助于把握企業的命運,保持長期和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 其實,這是目標管理中非常重要的意義。為什么我們要進行目標管理?除了讓我們高效到達目標之外,還有就是把握企業的命運,保持企業、團隊長期與短期利益之間的平衡。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這個季度本來通過分析,定個一百萬的業績目標是合適的,但是老板想在這個季度多賺點錢,結果定了一個一千萬的業績目標。 結果,沒辦法,團隊成員為了要達成這個業績,就開始殺雞取卵式去向客戶進行推銷。結果,傷客了,這一季度一千萬的業績也只完成了60%。當然,這還算好的。結果,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你的業績會下滑得非???,造成內部人心不穩,外部客戶矛盾。 二、目標管理在一個企業或者團隊的內容 它就是讓我們在企業管理,或者說團隊管理中,大家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塑造起共同的價值管理。然后通過任務分工,各司其職,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樹立績效管理意識到員工心中,促進個人與團隊整體目標的達成與不斷向前發展。 但是,理解了目標管理的重要性與概念之后,當我們去進行目標管理的時候,你會發現,目標管理我也懂呀,但是怎么就是使用不起來。其實,這也是很多人的問題。 那為什么會這樣呢? 主要是因為我們在進行目標管理時遇到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影響到了我們有效的進行目標管理。 這類問題我們大致可分為四個類型: 第一類:就是目標難以確定,標準難以量化。 這就是我開篇第一個例子所說的那個高中同桌,他想提高成績,但只是說提高,到底提到多少沒有確定一個目標。他所說的提高,也很難量化,就是數據化。 再就是我之前講的那家店鋪,天天想著拓客賺錢,卻從未給自己定一個目標。這就是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第二類:目標難以長期化,目標難以靈活變動。 什么意思呢?就是我們制定了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只是一個短期的目標,很難長期化,這個目標在很短的時間里,就不適應市場環境了。 再者目標難以靈活變動,當我們根據市場情況制定了一個目標后,但是突然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而這個時候我們的目標,本應該隨之改變的,但是因為資源的情況、人員的情況,卻遲遲難以改變。 第三類:目標制定參與性較差。 這個問題也是很普遍的問題,就是當我們的企業或者團隊,在制定一個目標的時候,在一定程度上,沒有經過大家的參與討論分析,導致目標制定存在一定的偏差。 同時沒有大家參與制定,大家執行起來缺乏主人翁意識,造成執行力差,消極怠工。 第四類:不同層次對目標的理解差異,目標監控失去平衡。 這是企業或者團隊變大之后,常會出現的問題。當整個組織龐大后,組織的目標在傳遞的過程中,組織成員理解各異。尤其在組織目標不斷變化時,組織成員更加摸不著頭腦。同時,對于目標的進程控制變得非常難。 針對于這些,管理科學里面有一個目標管理的方法論——就是我們的SMART原則。 進行目標管理的時候,我們要遵循SMART原則里面的五項要點: 1、明確性 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準。明確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得模棱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地傳達給相關成員。 比如說:目標是“增強客戶意識”。這種對目標的描述就很不明確,因為增強客戶意識有許多具體做法。 如:減少客戶投訴,過去客戶投訴率是3%,把它減低到1.5%或者1%;提升服務的速度,使用規范禮貌的用語,采用規范的服務流程,也是客戶意識的一個方面。 除此之外,有這么多增強客戶意識的做法,我們所說的“增強客戶意識”到底指哪一塊?不明確就沒有辦法評判、衡量。 我們應該這樣,比方說:我們將在月底前,把前臺收銀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標準,這個正常的標準可能是兩分鐘,也可能是一分鐘,或分時段來確定標準,這樣我們定的目標就明確了。 所以,我們的目標設置要有:項目、衡量標準、達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資源要求,這樣的話,就能夠很清晰看到,我們的團隊計劃要做哪些事情,計劃完成到什么樣的程度。 2、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如果制定的目標沒有辦法衡量,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是否實現。 比方說:為所有的老員工安排進一步的培訓管理,進一步是一個既不明確,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 到底指什么?是不是只要安排了這個培訓,不管誰講,也不管效果好壞都叫“進一步”? 所以我們應該這樣,準確地說,在什么時間,完成對所有老員工,關于某個主題的培訓,并且在這個課程結束后,學員的評分在85分以上,低于85分就認為效果不理想,高于85分就是所期待的結果。這樣目標就變得清晰可衡量。 這其實跟我之前提到的,我同桌說提高成績,那么這個成績要提高多。我的店鋪要賺錢,要賺多少錢,這些都要明確到有一個具體的數據。 在目標的衡量時,要遵循“能量化的質化,不能量化的流程化”。使我們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標尺,杜絕在目標設置中,使用形容詞等概念模糊、無法衡量的描述。
3、可實現性 目標是要能夠被執行人所接受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權利性的影響力,一廂情愿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典型的反映是——一種心理和行為上的抗拒,從而給達成目標造成影響。 “控制式”的領導喜歡自己定目標,然后交給下屬去完成,他們不在乎下屬的意見和反映?,F今,這種做法越來越沒有市場,今天員工的知識層次、學歷、自身的素質,以及他們主張的個性張揚的程度,都遠遠超出從前。 因此,領導者應該更多吸納下屬,來參與目標制定的過程,即便是團隊整體的目標。 所以在目標設置時,要堅持員工參與、上下左右溝通,使定的工作目標在組織及個人之間達成一致。既要使工作內容飽滿,也要具有可達性。可以制定出跳起來,可以到達的目標,不能制定出跳起來永遠達不到的。 4、相關性 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到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因為畢竟工作目標的設定,是要和崗位職責相關聯的,不能跑題。 比如:一個前臺,你讓她學點英語,以便接電話的時候用得上,這時候提升英語水平,和前臺接電話的服務質量有關聯,即學英語這一目標,與提高前臺工作水準這一目標直接相關。若你讓她去學習打籃球,那就比較跑題了,因為前臺學習打籃球,這一目標與提高前臺工作水準這一目標,相關度很低。 5、時限性 時限性就是指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例如:我將在2018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5月31日就是一個確定的時間限制。
這種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定的方式,也會帶來考核的不公正,傷害工作關系,傷害下屬的工作熱情。 所以,我們在目標設置時要具有時間限制。根據工作任務的權重、事情的輕重緩急,擬定出完成目標項目的時間要求,定期檢查項目的完成進度,及時掌握項目進展的變化情況,以方便對下屬進行及時的工作指導,以及根據工作計劃的異常情況變化,及時地調整工作計劃。 總之,無論是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還是員工的業績目標,都必須符合上述原則,五個原則缺一不可。 制定的過程,也是對團隊的工作掌控能力提升的過程,完成計劃的過程,也就是對自己現代化管理能力歷練和實踐的過程。 三、實施目標工作方法 第一個方法就是:剝洋蔥法 其實對很多人來說,實現目標的過程,是由現在到將來,由小目標到大目標,一步步前進的。 但是在一個企業或者團隊里,推進一個目標的最高效的方法,則是與實現目標的過程正好相反,運用“剝洋蔥法”,由將來到現在,由大目標到小目標層層分解。 就是說,團隊定一個大目標,然后再進行分解,分解到每一個成員。 比如說: 你的一個季度的業績定的是一百萬,那么這個是整個團隊的業績,這個是先制定出來的。然后在推進的過程中進行分解,A員工要承擔30萬的業績,B員工要承擔20萬的業績,這是一個分解。 然后,我們的A員工他要承擔30萬的業績,這是他個人的大目標,那么他又要進行分解,要達成這30萬的目標。根據之前的經驗分析,他要完成C產品銷售多少萬,D產品多少萬。然后再分解,要完成C產品這么多萬元的銷售,那么他要拜訪多少客戶,成交多少客戶,得分析出來,得出數據。 第二個方法就是:目標樹形圖 就是當我們企業,或者公司定下一個大目標的時候,我們就根據:部門、項目、時間、產品這些進行任務的分解,各層級的目標進行細分。 當企業的目標制定后,根據目標樹形圖,按照各部門的工作職責,進行部門任務分解,告知其要達成的關鍵效果是什么?具體有什么樣的標準與要求? 這些就變成了他們的工作目標,當了解了本部門的工作目標之后,本部門就會開始采取行動計劃,在這一個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時時進行控制,不偏離方向,時間節點控制好。 同樣的,個人在工作中也可以這樣進行目標實施。 首先,根據團隊的目標明確后;然后,團隊根據團隊成員個人的崗位職責進行任務分解,要求成員要達到什么結果?具體是什么標準? 最后這個就是成員個人的工作目標,那么此時,他就可以根據自己個人的目標采取行動計劃。同時,自己對目標進行把握,在制定出來的時間節點達到要求的結果與標準。 以上,關于何謂目標管理,以及目標管理如何指定,你get到了嗎? 上一篇面向未來的組織管理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