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管理優化的八大步驟624
發表時間:2018-12-14 10:13 現代企業吸引和留住人才的關鍵在于企業的薪酬管理是否科學合理。薪酬激勵運用得當,能夠很好地激勵員工,反之則會使企業人才大量外流,生產經營出現危機,嚴重制約并阻礙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通過對企業薪酬管理現狀的分析和總結,提出了薪酬管理優化的八個步驟。 1 確定薪酬管理原則
2 設計與制定薪酬戰略
3 開展薪酬市場調查 確定員工的薪酬水平時要保持一個合理的度,既不能多支付,造成成本增加,也不能少付,難以保持企業發展所需的人力資源和對外競爭力。要做到這點,企業就需要進行薪酬調查。薪酬調查的類型包括企業之間的相互調查,委托商業性、專業性的咨詢公司進行調查,以及對政府公布的信息、有關專業協會、報紙和雜志等公開的信息的調查。通過薪酬調查,比較處于特定行業、地理區域或職能類別的職位的外部薪酬水平,可以有效地評價企業的薪酬結構,避免不恰當的薪酬開支,分析與薪酬有關的人事問題,促進企業對薪酬的調整,以及評估產品市場競爭對手的勞動成本。 4 建立崗位價值序列 企業管理者研究發現一個普遍現象,人們關心工資差別的程度有時甚于關心工資水平,這就要求薪酬必須遵循“公平和公正”的基本原則?,F實中企業內部薪酬管理常出現以下問題:
5 合理確定薪酬結構 薪酬結構是組成薪酬量的各種成分及其在薪酬量中的比重。主要包括:基本薪酬,獎金,津貼、補貼,福利四大部分。
薪酬結構是企業薪酬管理的重點。行業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發展階段不同,員工構成不同,薪酬結構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薪酬的構成形式沒有固定統一的模式和組合比例。靈活有效的薪酬結構對吸引、保留、激勵員工具有重要的作用。企業應根據自身需要和實際條件進行薪酬結構的設計。 6 確定薪酬管理原則 薪酬制度是以員工勞動的熟練程度、復雜程度、責任及勞動強度為基準,按照員工實際完成的勞動定額、工作時間或勞動消耗而計付的勞動薪酬。按照付酬對象的不同,可以分為職位薪酬制、技能薪酬制、資歷薪酬制。職位薪酬制下,員工薪酬收入的多少由員工所擔任職位的高低或所在職位的責任大小決定;在技能薪酬制下,員工的技能和能力、專業技術水平的高低決定了薪酬收入的多少;在資歷薪酬制下,員工的學歷、工作年限等是決定其薪酬收入的關鍵。隨著經濟的發展,市場環境的變化以及企業內部組織的變革,單一的薪酬制度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的發展和激勵的需要,企業的薪酬制度逐漸出現了多元化、績效化、個性化、寬頻化和激勵的長期化等趨勢和特點。建立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是一項系統工程,要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人員實施不同的薪酬制度。 7 基于薪酬的職業生涯管理 在有的企業中,人力資源管理者忽視了對員工職業生涯規劃的輔導,員工中普遍存在“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職業生涯短視,只看重眼前利益,缺乏長遠規劃,只關心當期薪酬收入,看不到個人長期發展。薪酬管理是職業生涯管理的落腳點與直接動力。企業薪酬設計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員工個人職業生涯的發展,要能隨員工能力的提高進行動態的適應性調整,不僅強調對員工其短期激勵的作用,而且強調對員工起到長期激勵的作用。 8 科學確定年功工資比例 年功工資(資歷制)是依據員工個人年齡、工齡、學歷、經歷等要素來確定薪酬標準,年齡越大,企業工齡越長,薪酬越高。年功工資是對忠誠、認可企業的員工的一種獎勵,對鼓勵和穩定員工有積極的作用,但也可能導致相同工作崗位上不同員工收入相差巨大的現象,造成工資水平的兩級分化。因此要科學合理地確定年功工資比例,一方面鼓勵員工忠誠于企業、與企業休戚與共,另一方面在薪酬設計時不讓年資左右一個人的工資水平。 上一篇企業管理當重流程管理
|